3月中旬,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原本平静的生活,
今天,我们将以这种特殊的方式相聚云端,走进洪庙小学。
关于我们,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第一板块:校长的话
第二板块:走进洪小
学校简介
洪庙小学前身为竟成小学,于1915年由革命烈士李主一创办,学校占地面积为1723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9218平方米。学校坚持“志者竟成”的校训,构建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家长文化,先后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发展学校、全国书法教育先进单位和全国书法教育实验学校、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上海市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第二批试点校、上海市项目化实验校、区课程建设优秀学校、区教育科研优秀校、区师德建设十佳先进集体、区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区教育系统民主管理先进学校、区办学水平级甲等、区三星级行规示范校、区学业评价创新校、区项目化学习种子实验校、区科普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是区中小学生涯教育课程探究与推进项目学校,学校获得区和润品质奖,学生的精神文明素养和综合素质达到区较高水平。
学校文化
在“志者竟成”校训核心精神的引领下,学校坚信“人人有才,人人成才”,坚信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是有才华的,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努力的方向,只要有梦想、能坚持,人人都能成为一方英才。所以我们在新时代赋予了校训新的内涵,形成了学校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有梦想的人!那么有梦想的人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我们认为小蜜蜂就是有梦想的,它朝着芬芳努力飞翔,勤勤恳恳采来蜂蜜回馈社会。所以我们要培育如蜜蜂般懂规则、会合作、勤劳动、善学习、负责任、有主见的孩子。因此,“像小蜜蜂一样朝着甜蜜的梦飞翔”开始慢慢成为学校共同的行为文化:像小蜜蜂一样勤劳勇敢、遵守规则、团结合作、乐于奉献,有方向、有目标地朝着自己芬芳甜蜜的梦想努力进步前行。
教师队伍
洪庙小学是区域的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拥有一支术业有专攻的教师队伍。
现有教职工60人,其中专任教师57人,职工3人,区学科中心组成员2名,区名教师1名,区优秀骨干教师3名,区优秀青年教师5名,区特长教师1名,区特色教师1名。高级教师2名,占教师3.5%,中级教师38名,占教师66.7%。就目前我校教师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来说,本科以上教师55名,占教师96.5%,35岁以下的教师29名,占教师比例50.8%。学校“阶梯晋级、五项修炼”校本研修课程实践,是农村远郊小学教师队伍成长的典型案例,曾在市域层面进行宣传。得益于学校校本研修课程的针对性阶梯提升计划,学校青年教师群体成长迅速,在各层面的评比和考核中,都能展现洪小的专业能力。其中,有上海市的中青年教师比武二等奖,有上海市的项目化案例评比等第奖,而在近两年的教师中级职称评审中,我校的教师都能顺利过线,显示出不可小觑的团队专业潜能。前瞻性的课程发展战略,不仅让学校成为了上海市综合活动的试点校和上海市项目化实验校,也通过课程开发和实践,也让一批课程教师在课程实践中得以成长,成为学校后期参与课程改革的中坚力量。
课程设置
学校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严格执行上海市课程教学计划,并结合我校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有梦想的人!建构了“小蜜蜂”课程体系,按照课程功能划分,“小蜜蜂”课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类课程组成。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1+X学科课程群来优化国家课程,“1”指的是一门学科课程,“X”指的是我们课程发展项目管理部门通过整合学科资源开发1课时或者几个微课时;通过在综合活动课程开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兴趣爱好,拓展出满足学生兴趣需求的课程来丰富地方课程,地方课程涵盖语言与交流、艺术与审美、自然与劳作、运动与游戏、民俗与文化等内容;通过自主开发,选择主题性探究活动课程来创新校本课程,在“快乐星期五”时间开设综合活动课程,根据“我与自己”、“我与社会”、“我与自然”三个维度分为三个模块,开设“I成长”、“慧生活”和“法布尔”课程。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学习的机会、提供成长的平台、点燃梦想的方向,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三板块:校园风采
校园风景
洪庙小学是“小蜜蜂”的“蜜蜜”花园,这里草木繁盛、翰墨飘香。学校各类设施完备,拥有实验室、专用教室15间,其中体育馆面积为2632平方米,包括可用于篮球、羽毛球、武术、乒乓等多用途体育训练的场所,可用于文艺表演、大型报告、影视播映的多功能厅;具有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书法特色教室两间,供师生练习书法;资源教室集卫生室、安全体验馆、特殊儿童资源室为一体;农耕文化体验馆,展示农耕文化用具、体验农耕生活;法布尔野外自然实验室内有木实谷(果树)、阳光房(温室)、馨香苑(花卉)、三味书径(休闲区)、本草园(中草药)、避风塘(湿地)、步耘坪(蔬菜种植)、雁鸣小筑(养殖)。另有录播教室1间、音乐教室1间、舞蹈教室1间、美术教室2间、心理辅导室1间、少先队活动室1间、自然实验室1间、劳技室1间、茶弈室1间、电脑教室1间、智能图书馆1间、图书馆1间和教师、学生专用食堂。学校环境优美,有两个开放的花园,小蜜蜂文化氛围初现,学校环境独具特色,小蜜蜂形象随处可见,已初步形成了志者竟成的校园文化,校园环境优美、设施设备齐全、文化氛围浓郁。
特色课程
书法课程
洪庙小学是全国书法教育实验学校、上海市书法示范学校、上海市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书法也是区齐贤修身五星基地。学校以“翰墨飘香 书道育人”为理念,通过学科延伸、兴趣拓展、社团活动,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学校将书法课程列入课表,每位学生每周都上一节软笔书法课和一节硬笔书法课,训练书写基本功。学校通过每周二、三、四的430书法社团和周六的学校少年宫,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丰富学生学习经历。学生也在各类书法比赛中脱颖而出,有20余人在各级各类书法比赛中获奖,15名学生在全国学生书法大赛中入展,有8名学生获上海市书法“丹顶鹤奖”。学校“小蜜蜂书画社”连续多年获区“百个特色社团”称号。书法和法布尔是区齐贤修身五星基地。
“小蜜蜂”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
学校结合孩子们的课程需求,融合学校“小蜜蜂”育人精神和课程发展定位,自主开发了校本化的综合活动课程,并在2019年成为了上海市第二批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试点校,本课程成为了奉贤区品牌特色项目。学校根据“我与自己”、“我与社会”、“我与自然”三个维度建立课程框架,建构纵向贯通五个年级、横向覆盖三领域的课程模式,分别创设了三个板块:“I成长”、“慧生活”和“法布尔”课程,“法布尔”也是区齐贤修身五星基地。学校结合原有校本课程基础,充分挖掘校内外可用资源,通过“关注生活情境、关联学生生活”,创新开发课程的主题。通过各类活动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历,引导儿童“做中学”,感受、体验、探索真实世界,为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课后服务
学校课后服务采用了“330作业管理”、“430社团活动”、“530爱心看护”的模式开展。在第一阶段的“330作业管理”中,任课教师通过作业辅导和答疑,全校学生自主完成书面作业,落实“双减”政策,实现学业减负增效。第二阶段“430社团活动”中,教师们发挥自己的特长,结合本校特色,开设丰富多彩的兴趣社团,为学生课后服务“加餐”,不仅有书法、武术、篮球、乒乓球、舞蹈、美术、合唱等传统和艺体类社团项目,还有很多探究拓展类的活动项目。第三阶段“530爱心看护”,为解决部分家长的后顾之忧,看护教师继续组织有需求的学生自主阅读、开展轻松小游戏等,把看护工作延迟到18点。
第四板块:共建资源
结对单位
学校不仅重视学生的校内学习,也积极为学生创设校外实践体验的机会,让孩子们能够在行走的课堂中,提高社会交往、实践操作和思维创新等能力,在体验的过程中丰富了自己的学习经历。学校先后与消防部队、公交公司、空军部队、水务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洪庙一居委、洪庙卫生服务中心、上海乳品四厂有限公司、上海星辉蔬菜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共建结对,每学期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带领学生开展基地实践活动,孩子们来到洪庙卫生所,通过看中药、闻中药、识中药、称中药,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孩子们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纪念馆,了解抗美援朝故事……孩子们的学习不再局限在书本中,生动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让孩子们明白了生活即学习的道理。
学生活动
学校充分发挥活动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构建“五育互育”模式,创新“五育”活动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学校育人目标的引领下,每年开展“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自然节”四大校园节庆活动,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艺术节中,孩子们登上“小蜜蜂舞台”,大胆展示,各放异彩;读书节中,孩子们阅读《昆虫记》,学习知识,进行闯关……学校紧紧抓住节日契机,开展丰富多彩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端午节,孩子们做龙舟、包粽子,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六一节,学校变身传统庙会,孩子们逛庙会、玩游戏、吃传统小吃,感受童年的无限乐趣;“三八”妇女节,孩子们做杯垫、录视频,感恩母爱的伟大……活动中孩子们找到了自己的爱好,树立了梦想,获得了成长的长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