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  后台登录
佳作欣赏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前沿 > 佳作欣赏 > 正文
坚持自己,追求自由
——观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有感
发布日期:2020-05-18    发布人:洪庙小学




洪庙小学   徐丽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美国传奇励志型的电影,主人公安迪被诬蔑谋杀自己的妻子和情夫而来到肖申克监狱,他的与众不同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他外柔内刚,黑人囚犯瑞德——后来成为他的挚友,刚开始打赌安迪熬不过第一个晚上,没想到安迪不仅熬过,而且在修屋顶的时候,用自己丰富的金融知识帮狱卒们合法的逃税,帮助典狱长洗钱,换得对自己和同伴稍微宽松的待遇;

他坚持不懈,他不厌其烦地给州政府写信,并在几年后建立了史无前例的肖申克图书馆,他还用小锤子花了19年的时间挖通逃生地道;

他乐于助人,帮助连26个字母都不认识年轻的囚犯补习并考上大学,给瑞德自由的希望;

他勇敢机智,不仅成功越狱还利用圣经告发了贪婪的典狱长......

安迪的主角光环无比强大,平凡的我们很难能够活成像安迪这样的伟人,但却留给我们希望——坚持自己,追求自由的希望。

回顾电影有两个场景让我觉得十分讽刺,图书管理员老布——在肖申克度过了50个春秋,瑞德羡慕的假释对他而言是另一个监狱,最后由于无法适应外面的世界而选择自杀;而瑞德一心要的假释最后当他不在乎的时候反而被准许,出狱后在老布从前的超市里打工,幸运的瑞德比老布年轻,胜任了这一职业,而且安迪给了他活下去的希望。

老布为什么要自杀?他和安迪、瑞德形成鲜明的对比。50年的岁月让他已经适应了肖申克监狱的体制,50年后他出狱了,但社会却在不断的改变,马路上自由横穿的汽车,电子化的超市,没有家人和朋友的孤独感......都让他无所适应,最后他连犯罪重新进肖申克的能力都没有。

想想自己有时候也是如此的矛盾,一心想从事的数学教师开学前三天转成英语老师,任职英语教师5年了,认为自己适应这一体制了,又转岗成语文老师,等到真正跨出这一步了,又要兼任心理辅导员,感觉自己的人生就像滚雪球一样不断扩大,但是自己内心想要的东西,却又在不断的忙碌中变成一个空心的雪球——那么不堪一击。心里有个声音说:“坚持自己,追求自由,让它去吧!”又被人说成是自以为是,不思进取,不会学习,无法适应。所以想要坚持自己,追求自由并不那么容易。体制化的又不仅仅是监狱!“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但“少数还要服从多数”,也许正是在这样矛盾下,带着镣铐才能坚持自己,追求自由吧!

分享到: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奉贤区洪庙小学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洪庙社区洪运路58号  电话:021-57131829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3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