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语文统编教材的全面推开,对我们语文组的每位老师来说都是一次不小的挑战。开学初,一拿到教材,我们就发现统编教材各单元板块更加清晰,并且单元语文要素更加突出。因此,我们语文组一起探讨,决定把“单元整体教学”作为研究统编教材教学的切入点,进一步探讨如何立足单元分析、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思维火花,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下面我就以三年级教研课《司马光》一课为例,来说一说我们的教研感悟。
《司马光》是一篇小古文,一共就30个字,篇幅较短,因为是学生小学阶段所遇到的第一篇小古文,所以教师用书上安排教授2课时。经过与三年级备课组的一番商议,由陈晓虹和夏今檬两位老师上课,陆雪薇整理资料,谢萍协助制作ppt,磨课时全体参与,大家分工明确,一起出力。因为古文的教学本身就是一个难点。于是,早在正式上课前半个多月(11月21日),就让三年级备课组的老师们提前准备,一起认真分析教材,解读单元重难点,形成了初步的教案模型,并进行第一次试教。但上完课,就发现很多在磨课时没有预设到的问题,一时我们茫然无措,我们的磨课遇到了瓶颈,单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毕竟有限,怎么办?
古人说得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于是,我马上想到了寻求集团语文大教研组帮忙,但……他们平时工作也非常忙碌,这样冒然请求援助,会不会打扰他们?纠结了很久,我最终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联系了附小单雯雯老师。没想到,她一口答应,并主动与我约好了磨课的时间。在“山穷水尽”之时,能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的帮忙,是一件最幸福的事。就这样,11月30日晚上六点,我带着我校10位教师,来到附小录播室。首先,单雯雯老师以三年级第八单元为例,讲解了何为单元整体教学,如何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接着,我们与附小的老师们一起群策群力,从解读单元目标出发,再一次深入研究,仔细研磨,附小老师们给了我们很多建议,该如何指导学生朗读、如何使重难点在教学中得以突破、如何从人物的行为中让学生感悟人物品质、如何落实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等等……思维的火花在头脑风暴中撞击迸跳,从量变到质变,竟然撞出了一条清晰的思路。此刻室外黑夜沉沉,而室内灯火通明,大家各抒己见,热烈地研讨,全然忘了一天上课的疲惫。虽然那天一磨就磨到了深夜,但我们却收获满满,满载着“干货”,更带着附小伙伴们无私的帮助,我们倍感踏实,有你们,真好!
随后,我又和三年级组根据磨课要点,进行整理,重新理清思路,因为夏今檬老师比较年轻,经验有些不足,所以特地让谢萍老师协助一起整理教案、制作PPT,他们整理好的教案,我再逐一进行审阅批注,把需要修改的地方标注出来,再发给他们。就这样,我们的教案力求精益求精。当我们整理好后,新的问题又摆在面前,对于我们“以为”的教学设计,孩子们能接受这样的思路吗?能跟上这样的课堂节奏吗?一个又一个问题接踵而至。此时,附小单雯雯和李梅老师又为我们提供去附小试教的机会。于是,12月6日周五上午,我们一行4人再次匆匆前往附小陈桥路校区进行第二次试教,附小又一次组织骨干教师共同参与,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强大的支持与浓厚的教研氛围。这一次的试教明显要好很多,但有些教学环节还是略点生硬,看来我们对学生的预设还不够,于是,趁热打铁,我们在附小直接进行了第三次磨课,这一次主要调整了一些不太合理的环节,并增加了对学生的预设,再一次完善教案。一次次的帮助,更让我们感受到附小伙伴的“雪中送炭”之情。
但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备学生,所以,12月9日周一清早,我又让两位老师在自己学校借三(4)班进行第三次试教,听完后调整教师的过渡语,力求更有针对性和引导性,更贴近学生。
就这样,经过三次集体磨课,无数次小范围讨论,12月11日正式上课那天,终于来临。面对活动,我们教研组内每位教师都各司其职,同心协力,为两位上课老师提供最好的后援。此时,附小又派老师参与了我们的教研活动,为我们助阵。
本次活动,我们有幸请来了区语文教研员蒋莉莉老师莅临指导,她为我们带来了两个讲座——《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与《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经过前期的亲身实践,结合蒋老师的指导,我们茅塞顿开。我们教研组也将把“单元整体教学”作为研究统编教材教学的切入点,进一步探讨如何立足单元分析、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思维火花,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这次活动,我欣慰地看到两位上课教师的进步,更感受到集团校语文大教研组的倾囊相授之情。虽然统编路漫漫,但我们并不孤单,相信在这样的教研模式下,在附小伙伴们的携手共进中,我们几个备课组都能快速成长,更具战斗力。也相信我们教研组会从每一次的教研活动中吸取经验,不断总结、反思,继续深入研究教材,认真探讨,一起进步!
作者:金晓磊
教龄:12年
职务:五(4)班语文教师、语文教研组长、教导处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