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下
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
“一米线”
已成为许多市民的好习惯
与此同时
还有一个细节必不可少
告别陋习,使用公筷公勺
防病除菌也很重要
目前,全国正致力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为了防范和减少交叉感染及食源性疾病传播,倡导健康、卫生文明的用餐方式,我校积极响应区教育局“文明就餐教育”活动通知,充分动员全体师生行动起来,做公筷行动的推动者和落实者。
什么是公筷公勺?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公筷公勺吗?公筷公勺是公用的筷(勺)子,即大家用来夹菜的筷(勺)子,放在盘上,大家拿来用,不过不能放到口里,是为卫生问题设计的。
使用公筷公勺应该怎么做呢?
(一)在家吃饭时
1.固定餐具:倡议每个家庭成员都应有自己的碗、筷子、勺子、水杯,在外形或颜色上做到容易辨别。
2.公筷公勺:在每个菜盘、盆、锅等盛有食物的容器上,放上公筷、公勺,养成就餐好习惯,每个人自觉用公勺公筷夹取食物。
(二)外出就餐时
朋友或家庭外出就餐时主动要求上桌的每道菜、点、汤都应配备分餐餐具,做到一菜一勺或一菜一筷,各取所需,不用自己的筷子相互夹菜。
怎么区分公筷和私筷?
为区别对待,突出特征和功能,建议在家庭就餐中“公筷公勺”尺寸要明显大于普通筷子勺子。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主动参与“文明就餐,公筷公勺”行动,切断病毒“口口相传”的途径,坚决打好“舌尖上的防疫战”,让健康、卫生、文明的就餐方式惠及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