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时空】数字化赋能 探索“竟成好课”新样态
——洪庙小学数字化转型教学研讨活动(数学场)
在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下,洪庙小学积极探索数字融合教学新模式,4月8日下午,全体教师齐聚录播室开展全学科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以数学学科数字化转型课堂课例为靶子开展实践研究,充分利用“三个助手”教学平台,探索“竟成好课”新样态,助力数字化转型技术在学校“三型”课堂的应用有效落地。活动由教导处陈婷主持。(图片0)
本次课例展示是由三年级张嘉敏老师带来的《周长》一课。张老师充分挖掘学生熟悉的学习场景,创设“法布尔中蚕宝宝爬桑叶”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借助“三个助手”中的教学助手发布课堂任务,实时数据的呈现,直观、精准地了解学生的想法与过程,为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添砖加瓦。同时张老师也设计了“围一围”、“量一量”、“测一测”等多个动手操作的任务,让学生在线下线上交互学习,在实践中感悟“周长”的概念,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课后,张嘉敏老师进行了反思性说课,各学科组的教师们积极参与互动评课。语文组范佳老师认为数学课堂与语文课堂类似,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学习的过程,张老师在本节课中创设了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带着乐趣进行学习,可以提高课堂质效;语文组谢萍作为本学期新加入的“三个助手”试点项目组教师,从张老师的课堂中学习到了很多如何借助平台增强师生互动感的方法,表示也会在信息技术方面加强学习修炼,丰富教学方式;综合组胡磊老师作为信息技术的“老大”,对张老师的课提出了相关技术上的有效建议。
随后副校长裴华对课例做点评,他认为张老师在教学中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效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情境与教学环节,结合学生学情特点给予学生思考和活动时间。在一次次的活动和任务中,突破重难点,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同时也希望各学科教师能积极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化背景下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助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最后教导处陈婷对三月教学常规作业检查做反馈报告。陈老师依次对语数英学科作业检查情况做了详细的评价,让教研组、备课组自上而下地认识到做得好及需改进的地方。无规矩不成方圆,做好日常教学常规工作,才能保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效提高。
校长赵欢欢对本次活动做总结,她表示本次活动内容充实且有质量,以全学科教研的模式开展教学研讨,让每个学科组之间互动学习,希望老师们能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加强应用推进,创新教学样态,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展望未来,我校将继续深化数字化赋能的教学探索,不断优化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撰稿:高梦珊
审稿:陈婷
摄影:李诗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