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  后台登录
活力团队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前沿 > 活力团队 > 正文
三年级语文第八单元《24.司马光》教案
发布日期:2019-12-10    发布人:洪庙小学

第八单元课文

司马光

 

教学总目标:

1.认识生字“司、跌、皆、弃、持”,会写“司、庭、登、跌、众、弃、持”。

2.正确跟读课文,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用自己的话讲故事,感受司马光的美好品质,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正确跟读课文,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2. 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用自己的话讲故事,感受司马光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

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用自己的话讲故事,感受司马光的美好品质。

教学准备: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1课时

奉贤区洪庙小学  陈晓虹

课时目标:

1.认识生字“司、跌、皆、弃、持”,会写生字“司、庭”。

2.正确跟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3.能借助注释,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 出示图片,简单回忆司马光的故事

2. 揭示课题 (板书:文言文

1)学习生字“司”。

2)了解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板书课题:24《司马光》

3)齐读课题。

4)了解关于课题注释。

二、跟读课文,读好停顿

1.听录音,听清字音。

2.借助拼音,轻声读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

(1)指名读,随机正音。

(2)齐读,读正确。

3. 听录音,区分朗读文言文的时候,要注意停顿。

4. 读出文言文的停顿。

(1)师范读。

(2)生跟读。

3)自由读。

4)指名读。

5)生跟读。

三、借助方法,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圈一圈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1)学生交流,板书:群儿、一儿、众、光

2)理解“儿”和“一儿”为同一人。

(一)学习“群儿戏于庭”

1.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借助注释,说一说。

1)生自由练习。

2)生交流。

3)理解“庭”。(板书:借助注释

指导“庭”字形书写。

4)理解“戏”。(板书:戏

小结:文言文中,有一些字可以用组词的方式来理解。(板书:组词

5)理解“群儿”。

6)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7)指名读。

8)齐读。

2.学习“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1)理解“一儿登瓮”。

①指名回答。

②理解“登”。 (板书:登

③借助注释理解“瓮”。

④出示图片:(瓮、缸)生判断。

2)理解“足跌没水中”。

①齐读。(板书:跌没

②理解句子。

③理解多音字“mò”。

④理解句意。

⑤指名读。

⑥齐读。

3.齐读“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小结:同学们,当我们遇到文言文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借助注释、组词等方法来理解句子。

(二)理解第二句

1.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一)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注释:

皆:全,都。

弃:舍弃,放弃。

去:离开。

光:指司马光。

迸:涌出。

要求:小组讨论这句话的意思,选一位代表进行交流。

可以借助注释、组词来理解句子。

 

 

 

 

 


2)小组代表交流

 

1)四人一组合作学习。

2)指名交流,理解句子。

3)指名读。

4)齐读。

2.连起来说说整篇课文意思。

1)指名。

2)齐读。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司马光》这篇文言文,大致理解了这篇课文的意思,也体会了朗文言文时需要注意停顿,让我一起再来读读课文吧!

 

板书设计:

 

24司马光(文言文)

 群儿                     借助注释

一儿       登 跌没         组词

 

 

 

 

2课时

奉贤区洪庙小学  夏今檬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2.熟读成诵,感受文中人物形象,体会司马光美好的品质。

3.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巩固课文,复习导入

1.     学生完成学习单。                               

司马光

群儿戏于(    ),一儿(    )瓮,足(   )没水中。(   )(    )去,光(   )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2.     学生反馈。

3.     学生齐读。

二、了解过程,感悟品质

1.出示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圈一圈小孩跌落水中后,表示人物动作的词语。

2.交流表示众人的动作。(板书: 去)

(1)理解“弃、去”的意思。

(2)说话训练:离开时,众人是怎么表现的?

3. 交流表示司马光动作的词。 板书:持、击、破)

(1)想象说话。

司马光想:              

(2)理解“持、击、破”的意思。

(3)借助插图,了解瓮。(板书:借助插图)

(4)指导朗读。

4.交流: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5.小结:是呀,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就地取材,找到解救落水小孩的办法,这不仅仅是聪明,更是一种机智啊!只听“哐当”一声瓮破了,水涌出来了,小朋友得救了。让我们一起读。

三、回顾方法,讲述故事

1.借助板书和提示,自己练习讲故事。

2.学生交流。

3.了解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区别。

四、背诵积累,拓展后续

1.借助提示尝试背诵。

提示1:

司马光

(    )戏于庭,(    )登瓮,足跌没水中。(    )皆弃去,(    )持石击翁破之,水迸,(    )得活。

提示2:

司马光

群儿(    ),一儿(    ),(    )。众(    ),光(    ),(    ),儿(    )。

2.小结:《司马光》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第一次学习文言文,我们可是了解了不少读懂文言文的好方法。不理解的地方看看注释;不理解的字可以通过组词来理解;还可以借助课文插图来理解。咱们以后再碰到文言文啊,我们也可以试着用这些方法去理解哦!

五、拓展与作业布置

1.拓展儿童小古文,激发兴趣。

2.作业布置:

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

借助注释,试着加上自己的想象,说一说这个故事。

借助注释,试着加上自己的想象及文中人物的动作、表情,说一说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24 司马光                文言文           

                             群儿                  借助注释

               一儿                   组词                

                 众      弃  去        借助插图

                            光      持 击 破

 

 

 

 

 


 

 

 

 

IMG_256

 

 

 

 

 

 

 

 

 

 

 

 

 

 

 

 

 

L%IF$C_7SF20U[ET4UA1[9A

 

 

 

 

 

 

 

 

 

 

 

 

BU)U[(U_LZWTTLEV$$)TF4D

分享到: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奉贤区洪庙小学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洪庙社区洪运路58号  电话:021-57131829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4301号